咸阳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(二)理科综合试题
第I卷(选择题,共126分)
一、选择题:(本题共13小题,每小题6分,共78分,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)
1.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
A.蓝藻和黑藻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,都能进行光合作用
B.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,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
C.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
D.衰老细胞的体积及细胞核体积都比正常细胞的小
2.在以下有关实验的描述中,正确的是
A.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,可选择H2O2作为反应物
B.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,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
C.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,可川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
D. 0. 3 g/mL的蔗糖溶液中,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紫色变浅
3.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,下图是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,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
A.基因B/b与基因E/e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
B.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、aBe、AbE
C.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,该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
D.图示细胞中,a基因应该来源于基因突变
4.下列研究方法或结论的叙述,不正确的是
A.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,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
B.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实验,揭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
C.科学家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中,应用了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法
D.科学家采用差速离心法,证明了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
5.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,正确的是
A.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
B.植物激素中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
C.植物激素都具有高浓度促进生长,低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
D.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植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
6.某地蝗虫成灾,人们溅出一块稻田中蝗虫的初始数量为No只,每天增加约为5%。为消灭蝗虫并且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,人们将一群自然放养的鸭子引入农田,很快控制住了该块农田中蝗虫的数量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
A.引入鸭子前,1天后蝗虫种群数量为N0·0. 05t只
B.若采用农药灭虫,会导致蝗虫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
C.出生率是影响该稻田蝗虫数量变化的因素之一
D.种植的水稻不是该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
7.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、生产的各个方面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
A.我国首艘航母“辽宁舰”上用于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,属于金属材料
B.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,可减少PM2.5等颗粒物的产生
C.采用纳米TiO2光触媒技术,将装修材料中释放的HCHO转化为无害物质
D.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光导纤维,光导纤维遇强碱会造成“短路”
8.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
A.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,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
B.乙烷、苯、氯乙烯等三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
C.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的反应及油脂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
D.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,且褪色的原理相同
9.下列制备物质的工业生产流程合理的是
A.海水Mg(OH)2MgOMg
B.由NaCl制漂白剂:NaCl(aq)Cl2漂白粉
C.由铝土矿冶炼铝:铝土矿Al
D.合成NH3:NH4Cl和Ca(OH)2固体NH3纯净干燥的氨气
10.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有
①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:2AlO2-+3H2O+CO2=2Al(OH)3↓+CO32-
②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适量H2C2O4溶液,原溶液紫色褪去:2MnO4-+5H2C2O4=2Mn2-+10CO2↑+2H2O+6OH-
③碳酸的电离方程式:H2CO32H++CO32-
④NaClO溶液中CIO-的水解:CIO-+H2O=HClO+OH-
⑤酸性条件下,用H2O2将I-氧化为I2:H2O2+2I-+2H+=I2+2H2O
⑥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(OH)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:H++SO42-+Ba2++OH-=BaSO4↓+H2O
A.1个 B.2个 C.3个 D.4个
11.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
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
A 室温下,用pH试纸测得:0.1mol·L-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;0.1mol·L-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O3-结合H+的能力比SO32-强
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,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
C 配置FeCl2溶液时,先将FeCl2固体溶于适量盐酸中,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,最后向试剂瓶中加入少量铜粉 抑制Fe2+水解,并防止Fe2+被氧化
D 向10mL0.2mol/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.1mol/LMgCl2溶液,产生白色沉淀后,在滴加2滴0.1mol/LFeCl3溶液,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[Mg(OH)2]>Ksp[Fe(OH)3]
12.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
A.已知298K时氢氰酸(HCN)的Ka=4.9×10-10,碳酸的Ka1=4.4×10-7,Ka2=4.7×10-11,据此可推测将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
B.25℃时,将amol·L-1氨水与0.01mol·L-1盐酸等体积混合,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(NH4+)=c(CI-),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·H2O的电离常数Kb=
C.某温度下,相同体积、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,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。II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,且a、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:a<b
D.向0.10mol·L-1NaHSO4溶液中通入NH3至溶液pH=7(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):c(Na+)>c(SO42-)>c(NH4+)
13.短周期主族元素X、Y、Z、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。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、n、p、q、r、t、u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,其中u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;25℃时,0.01mol·L-1的v溶液中:c(OH-)/c(H+)=1.0×1010。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原子半径的大小:W>Z>Y>X
B.Z分别与Y、W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可能相同
C.v能抑制水的电离而u能促进水的电离
D.粘有q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
二、选择题:本题共8小题,每小题6分,共48分。其中14 -18为单选题,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;19-21题为多选题,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,全部选对的得6分,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,有选错的得0分。
14.已知类氢结构氦离子(He+)的能级图如图所示,根据能级跃迁理论可知
A.氦离子(He+)处于n=l能级时,能吸收45 eV的能量跃迁到n=2能级
B.大量处在n=3能级的氦离子(He+)向低能级跃迁,只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
C.氦离子(He+)从n=4能级跃迁到n=3能级比从n=3能级跃迁到n=2能级辐射出光子的波长大。
D.若氦离子(He+)从n=2能级跃迁到基态,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,则从n=4能级跃迁到n=2能级释放的光子一定也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。
15.如图甲,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=2kg的物块静置于x轴上的某位置(图中未画出),从t=0时刻开始,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作匀变速直线运动,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像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t=4 s时物块的速率为2 m/s B.加速度大小为1 m/s2
C.t =4 s时物块位于x=4 m处 D.在0.4 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6m
16.如图所示,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椭圆大环,其长轴长BD =4 L、短轴长AC =2 L_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大环的中心O,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、电荷量为q,可视为质点的小环.小环刚好套在大环上且与大环及弹簧绝缘,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.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、小环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0.已知小环在A、B两点时弹簧的形变量大小相等,则
A.电场强度的大小E=
B.小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,弹簧的弹力不做功
C.小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,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
D.小环在A点时受到大环对它的弹力大小F= mg - kL
17.等离子体气流由左方连续以速度vo射入P1和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,ab直导线与P1、P2相连接,线圈A与直导线cd连接。线圈A内有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,且磁场B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,如图甲所示,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
A.0~1 s内ab、cd导线互相排斥 B.l~2 s内ab、cd导线互相吸引
C.2~3 s内ab、cd导线互相吸引 D.3~4 s内ab、cd导线互相吸引
18.某型号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铭牌如下:
两次都将蓄电池充足电,第一次以15 km/h的速度匀速行驶,第二次以20 km/h的速度匀速行驶。若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,且电动自行车行驶时热损耗与输出功率比值保持不变,则两次行驶的最大里程之比及此自行车所配置的电动机的内阻为:
A.4/3 0.2Ω B.3/4 0.2Ω C.3/4 7.2Ω D.4/3 7.2Ω
19. 2018年我国即将发射“嫦娥四号”登月探测器,将首次造访月球背面,首次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,若“嫦娥四号”从距月面高度为100 km的环月圆轨道I上的P点实施变轨,进入近月点为15 km的椭圆轨道Ⅱ,由近月点Q落月,如图所示。关于“嫦娥四号”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沿轨道I运动至P时,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
B.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
C.沿轨道Ⅱ运行时,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
D.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,万有引力对其做正功,它的动能增加,重力势能减小,机械能不变.
20.如图所示,两个质量分别为m1=2kg、m2 =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,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。两个大小分别为F1 =30 N、F2=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、m2上,则
A.系统运动稳定时,弹簧秤的示数是50 N
B.系统运动稳定时,弹簧秤的示数是26 N
C.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,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 m/s2
D.在突然撇去F1的瞬间,m1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/s2
21.如图所示,竖直平行线MN、PQ间距离为a,其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(含边界PQ),磁感应强度为B,MN上O处的粒子源能沿不同方向释放比荷为的带负电粒子,速度大小相等、方向均垂直磁场.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不计,设粒子速度方向与射线OM夹角为θ,当粒子沿0 =60°射入时,恰好垂直PQ射出,则
A.从PQ边界垂直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
B.沿0 =90°射入的粒子,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
C.粒子的速率为
D.PQ边界上有粒子射出的长度为
第II卷(非选择题,共174分)
三、非选择题(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。第22-第32题为必考题,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。第33-第38题为选考题,考生根据要求做答。)
(一)必考题(共11题,共129分。)
22.(6分)如图甲所示,用细线竖直拉着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(kg)的圆柱棒,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.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,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,毛笔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,如图乙所示,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.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.0 mm,44.0 mm,68.0 mm,92.0 mm,116.0 mm,140.0 mm.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“1200 r/min”字样,根据以上内容,回答下列问题:
①图乙中的 .端是圆柱体的悬挂端(填“左”或“右”);
②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,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,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= m/s;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为 m/s2
23.(9分)某同学为了较精确地测量某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,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:
A.待测干电池E(电动势约为1,5 V,内阻约为1 Ω)
B.电流表G(满偏电流3.0 mA,内阻为100 Ω)
C.电流表A(量程0 ~0.6 A,内阻约为1 Ω)
D.滑动变阻器R1(0一10 Ω,额定电流为2A)
E.滑动变阻器R2(0 ~1 kΩ,额定电流为1 A)
F.定值电阻Ro(阻值为900 Ω)
G.开关一个,导线若干
(1)为了能比较准确地进行测量,同时还要考
虑操作的方便,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.
(2)根据题意在图中画出该实验所需要的电路图.
(3)根据电路图,将实物图连接起来,组成完整的电路.
(4)如图所示,是某同学根据正确的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的图线,其中,纵坐标I1为电流表G的示数,横坐标I2为电流表A的示数,由图可知,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V,内电阻为 Ω(保留两位有效数字).
24.(14分)礼炮竖直向上发射炮弹,炮弹头的质量为肘=6.0 kg(内含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),射出的初速度v0=60 m/s。当炮弹头到达最高点时爆炸分裂为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两片,其中一片质量为m=4. 0kg。现要求这一片不能落到以发射点为圆心、以R=600 m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,则刚爆炸完时两弹片的总动能至少多大?(g=10 m/s2,忽略空气阻力)
25.(18分)某发电机的内部结构平面图如图甲,永磁体内侧为半圆柱面形,它与圆柱形铁芯之间的窄缝间形成B=0. 5T的磁场.在磁场中有一个如图乙所示的U形导线框abcd.已知线框ab和cd边长均为0.2 m,bc边长为0.4 m,线框以ω=200πrad/s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.
(1)从bc边转到图甲所示正上方开始计时,求t=2.5 xl0-3s这一时刻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;在给定的坐标平面内画出ad两点电势差Uad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.(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,Uad正值表示Ua>Ud)
(2)如将此电压加在图丙所示的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上,且电动势为正时E板电势高,让一质量为m =6.4 xl0一13kg,电量为q=3.2×10-10C的带正电微粒从 (T为交流电的周期)时刻开始由E板出发向F板运动,已知EF两板间距L=0.5m,粒子从E运动到F用多长时间?(粒子重力不计)
26.(14分)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,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:
(1)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。
(2)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__。
(3)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,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(选填字母)。
A.碳酸氢钠难溶于水
B.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
C.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,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
(4)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,欲制备碳酸氢钠,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。第一位同学: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,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(图中夹持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)。
请回答:
①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。
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。
③实验结束后,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(填分离操作的名称)。
第二位同学:用图中戊装置进行实验(其它装置未画出)。
④为提高二氧化碳在此反应液中被吸收的程度,实验时,须先从a管通入 气体,再从b管通入 气体。
⑤装置c中的试剂为 (选填字母)。
A.碱石灰 B.浓硫酸 C.无水氯化钙
(5)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:(用简要的文字和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描述): 。
27.(15分)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,下表为制取纳米级Cu2O的三种方法:
窗体顶端
方法Ⅰ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
方法Ⅱ 电解法,反应为2Cu+H2O Cu2O+H2↑。
方法Ⅲ 用肼(N2H4)还原新制Cu(OH)2
(1)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,其原因是反应条件不易控制,若控温不当易生成 而使Cu2O产率降低。
(2)已知:2Cu(s)+1/2O2(g)=Cu2O(s) △H =-akJ·mol-1
C(s)+1/2O2(g)=CO(g) △H =-bkJ·mol-1
Cu(s)+1/2O2(g)=CuO(s) △H =-ckJ·mol-1
则方法Ⅰ发生的反应:2CuO(s)+C(s)= Cu2O(s)+CO(g);△H = 。
(3)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-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,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。
①阳极上的产物是 。
②阳极生成Cu2O,其电极反应式为 。
(4)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(N2H4)还原新制Cu(OH)2来制备纳米级Cu2O,同时放出N2,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。
(5)肼又称联氨,易溶于水,是与氨类似的弱碱,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肼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。
(6)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.1molN2H4,在30℃、Ni-Pt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N2H4(g)N2(g)+2H2(g),测得混合物体系中,(用y表示)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。0-4min时间内H2的平均生成速率v(H2)= mol/(L·min);该温度下,反应的平衡常数= 。
(7)肼-空气清洁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,电解质溶液时20%-30%的KOH溶液。肼-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,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。电池工作一点时间后,电解质溶液的pH将 (填“增大”、“减小”、“不变”)。
28.(14分)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,是重要的战略物资。自然界中钨主要存在于黑钨矿中,其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(FeWO4、MnWO4),还含少量Si、As的化合物。由黑钨矿冶炼钨的工艺流程如下:
已知:①滤渣I的主要成份是Fe2O3、MnO2。